一、 教育科研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
1.教育科研要擺脫功利束縛
教育科研的出發(fā)點是什么?是為了學校的榮譽?是一種點綴?還是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通過多輪的研究,我們已經切身感受到,凡是把教育科研作為功利目的,必然就搞不好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解決教育中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教育的發(fā)展。
任何一所學校在教育改革過程,不可避免地要碰到這樣那樣的重要而又難于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成為制約學校發(fā)展的瓶頸?茖W研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整合各種校內外教育資源,又能得到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支持,因而能使問題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具體地說,學校教育科研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的歸屬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和學校發(fā)展。對此省教科所周林主任說過一句非常直白的話:如果不是為了學校和教育的發(fā)展,哪個舅子才搞科研。
我校先后開展的六項課題研究都是為了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而確立的。《改革各科教學提高學生素質》是為了解決學科教學內容上存在的弊端,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素質服務。《整合教育要素高效育人》是為了解決學校育人效率不高的問題!杜囵B(yǎng)小學生特長研究》是為了探索學校怎樣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素質!秲(yōu)化德育活動的策略研究——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是為了解決我校德育活動實效較差的問題!缎W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為了解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短缺的問題。
教育科研的有效開展,在促進學校發(fā)展的同時也必然會給學校和給參研教師帶來許多好處,但這只是教育科研水到渠成的附屬物。如我校通過20多年教育科研,大大提升了學校的品位,促進了學生發(fā)展和教師發(fā)展。一大批名優(yōu)教師的成長和揚名都與教育科研有著密切的關系。從80年代的徐濟文、羅達純、陳月聯(lián)、張再剛、游書云、徐玉華、艾素珍、楊火全、吳劍、徐樹榮、張淑根、夏炬焰、郭繼湘到90年代的符光清、朱曉飛、邵玉君、周琴、陶微、萬奕、肖琪、張梅到現(xiàn)在的焦殷勤、羅春峰、劉衛(wèi)民、李志軍、岳自奎、汪秀輝、王軍、熊玉平、王秀彬、葉玉萍、周應朝、肖云康、郁曉霞等,這些教師能夠迅速成長離不開教育科研的幫助。就以我本人來說,在進入附小的7年中,能夠在市級以上的刊物發(fā)表20多篇文章,任主研的兩個課題分別獲得省政府的二等獎和三等獎,教改成果獲得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yōu)秀成果評選一等獎,是市政府第二屆教學成果獎的專家評委之一,教育科研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育科研要有正確的理念
教育科研與我們的日常教育活動有什么關系?教育科研是不是游離于教育活動之外?我們主張“研究即教育,教育即研究”,力求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以教促研,以研導教,相輔相成,同步發(fā)展。“研究即教育,教育即研究”,至少包含這樣的三層意思:一是研究課題來源于日常的教育活動,是日常教育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二是日常的教育是研究的一種實踐,只是這種實踐帶有更多的自覺性和理性;三是研究是為了解決日常教育中的重大問題。有了正確的科研理念,我們確定課題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解決本校教育教學中的實出問題。不盲目跟風,搞不切本校實際的項目。
二、教育科研只有扎實才能出成果
有人問:怎樣才能做好課題?
其實課題不是做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課題不是立項過后就把它束之高閣,到了結題的時候請幾個專家“做”出一個研究報告。
“教育——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研究”這是省教科所理論室的周林主任在多次科研成果培訓會上都提出的三個關鍵詞。對這三個關鍵詞,我們是這樣理解的:我們的教育科研本身是為了解決教育中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就必須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活動,對這些改革活動進行科學的總結就是教育科研。也就是說通過看你的研究報告,要能清晰地看出你要解決什么問題,看到你為了解決問題所開展的活動,以及你通過這些活動所總結的成果。活動是成果總結的基礎,沒有大量的活動就無法總結出成果。
在這次課題申獎時,我們究竟總結哪個課題成果,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德育實效》,這是市級課題(市級課題申獎與省級課題比處于劣勢),而且之前不少專家對德育課題不看好;二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這是省級課題,而且比較前衛(wèi),又是當時周林主任同我們一起定的課題。結果我們選擇了第一個課題,為什么?因為這個課題我們做的實際工作更多,更容易總結出成果。結果我們能在全省申報的600多項課題中,通過盲評獲得三等獎(全省一二三等獎共200余個),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下面大家簡單看一看我們這個課題所開展的改革活動。(幻燈片,展示五個方面的改革活動)
一句話,教育科研只有扎扎實實才能出成果,教育科研只有扎扎實實才能真正解決教育中的問題。
怎樣把教育科研做扎實?我們的幾點做法是:
1.設置機構,建立陣地
我們于80年代初就成立了教科室,是全省最早成立教科室的學校。從設置教科室開始,學校行政班子就有行政分管,絕大多數(shù)時間是校長親自抓。雖然20多年來名正言順的教科室主任只有1人,而且只管了半年,但并沒有影響我們對科研的管理。教科室還聘請了有科研經驗的同志擔任教科員。教科室有專門的陣地(辦公室),有專門的書籍,有教師個人的科研檔案,有教師發(fā)展的記錄袋等檔案。
2.完善制度,管理落實
必要的制度:學習制度,工作制度,獎勵制度等。
期初提出要求,每學月督查。
3.領導帶頭,全員參與
領導帶頭,就是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從徐濟文開始到現(xiàn)在,校長及行政班子成員親自參與教育科研,不僅親自參加,而且還親自寫研究報告。對名優(yōu)教師、骨干教師分配科研任務,讓一部分教師成為主研。全體教師都成為研究者,承擔一定的研究任務,分享研究成果!陡母锔骺平虒W,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小學生特長研究》這兩個課題都是全員參與的課題。
4.加強培訓,掌握要領
科研要扎實,還必須掌握基本的要領,不掌握要領就會走彎路。怎樣培訓?一是專題培訓,主研人員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然后對參研教師進行培訓。如從去年下半年到上半年,我本人就參加了省市教科所舉辦的培訓達7次之多。二是開展“師帶徒”導學活動,實行一對一或一帶多的互幫活動。
一個課題從研究起始到研究的展開再到結題總結這個過程,總的要求是:問題求真,過程求實,掌握方法,注重總結。
問題求真,就是提出的問題一定是真實的問題。課題要具有一定的廣泛性,但更應立足于本校的實際,課題確實來源于學校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問題,決不能只向校外而不顧校內,切忌只從大環(huán)境出發(fā)離開學校自身的實際去提出問題。
過程求實,就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必須實在,要開展大量的改革活動。每一次活動開展之后,要做詳細的記錄,一般以教育故事、教學案例的形式來表述。開展了數(shù)量較大而又扎扎實實的教改活動,又作了詳細的記載,研究就必然有效果,結題時,撰寫研究報告就有了可靠的依據(jù)。
掌握方法,是指要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諸如行動研究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
注重總結,是指要高度重視成果的總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寫好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要很好地回答三個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的?取得了什么成效?成效包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所取得的效果。成果和效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講成果、效果必須有事實,并有適當?shù)陌咐瑳]有事實,研究報告就是空洞的,蒼白的,沒有說服力。
還應該注意一個問題,這就是陳述成果和效果時,特別是效果,一定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夸大,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這樣,才經得起檢查。效果的總結不能面面俱到,寫幾個顯著的就行了。
撰寫研究報告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需要認真的總結和提煉。我們這次的課題,光成果的名稱就經過了四次變化,對成果的表述也經過了四次提煉,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有研究的味道。對效果的總結也是經過了多次反復的。寫好研究報告,真的很不容易。既要使你的報告具有研究的味道,又要使你的報告明白曉暢,主題突出,這是我們需要很好努力的。那種故作高深,寫出來沒有幾個讀得懂的報告,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報告
三、科研促進課改,課改深化科研
我校多年的教育科研,為現(xiàn)在的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80年代中期開始的《改革各科教學提高學生素質》課題研究開始到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課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我們已先后進行了五輪課題研究。在20多年的時間里,我校多數(shù)教師都參與了研究。教育科研促進了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的理性思考,促進了教師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教師經常參與教育科研以及學校濃厚的科研氛圍,讓教師對教學中的一些前沿理論更為敏感,這些成效都為我校的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當新一輪課程改革還未在東坡區(qū)實施時,我校已經提前舉辦“課標”的學習討論了。
課改本身是教育的一場革命,是為了解決我們過去教育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本身就需要科學的精神,需要正確理論的指導,所以在課程改革中我們把科研與課改緊密結合,以科研來促進課改,以課改深化科研!缎W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課題的選題直接來源于課改。為了課改更加理性化,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措施一:由寫教學論文到寫教學反思再到寫教學故事,F(xiàn)在的教學論文到處都可以抄襲,多數(shù)論文沒有多少價值,除了自己看外沒有多少人看。課程改革開始時,我們要求教師寫教學反思,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為,但過一段時間就沒有多少東西可以反思的了,F(xiàn)在我們要求教師寫教學故事,就讓教師找到了寫作的源泉。教師每天都在同學生打交道,每天都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這其間是有許多故事的,教師把這些故事寫出來就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當然教學故事并不是讓你一味的講故事,而是通過這個故事寫出自己的思考。我們要求課改年級的教師35歲以下的每學月交3篇教學故事,35歲以上的交1篇。開展此項活動一年多來,我們先后收到教師寫的教學故事600余篇,今年8月我們精選了110篇,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就叫《課改故事》。
措施二:教學節(jié)推動課改和科研的深化。借鑒一些學校的做法,本期起我們舉辦每年一屆或每期一屆的教學節(jié)。舉辦教學節(jié),目的是促使教師對教學的關注,激發(fā)他們鉆研教學的熱情。我們本屆教學節(jié)準備開展7個方面的活動:名師論壇,專家講學,教學案例評獎,校級賽課,校際教學交流,支教活動,教師詩會。
措施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簡報》《教研論壇》成為教師教學交流和思想交鋒的陣地。
教育科研并不神秘,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校都能開展;教育科研貴在行動,不行動就不會有收獲。我校是東坡區(qū)最早開展教育科研的學校之一,前幾年,我們還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從現(xiàn)在的形勢看,我們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次省政府教學成果獎的獲獎成果名單,我發(fā)現(xiàn)原來的一些老牌學校獲獎的等級并不高,而且有的還沒有獲獎的課題。這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大的醒。
以上是我們對教育科研的幾點體會,與大家一起交流,讓我們一道來理性地對待教育科研,推動教育科研進一步發(fā)展。